玫瑰枝繁葉茂的標準

未歸類的玫瑰

6/3/20251 min read

2025/06/03拍攝

主題是我個人對玫瑰的要求。賞花看一朵兩朵,一束兩束,真沒什麼意思。只要數量種得多,採摘湊一湊便成,瓶插尚可為之,但廢墟小院內的所有植株整體狀態才是我關注的。

封面圖就是艾佛的玫瑰,又名啦啦隊長,屬於英系的玫瑰花。網路上能查到它的資料甚少,但它在我這兒長得好,抗病性也沒得嫌棄。

其實它很可憐,盲盒不挑品系活動時購它回來,被我暫時種在五寸的育苗袋內,等同棄置於山上沒空管,到後來也沒法可管了。年後瞧它的狀態抽長一根枝條在風雨中晃著,乾脆拎回廢墟小院種。

空間有限,它不是在蹲在角落就是縮擠在某些植株的下方生存,這麼不受待見的考驗之下,耐陰性很OK,抗病蟲害也沒問題,還能開出一兩三朵很香的小花?(以它的冠幅,小朋友級別的)

那麼,它就通過考驗,成功逆襲上位。

相較於一些知名熱門品系,處在我的環境豈是一個慘字了得,致命的環境缺點,我這兒都具足,號稱低維護都必須再提升一兩個級別上去。看過某油土伯的影片,我無法理解與感受有啥好嫌的,9區種植玫瑰還要拍片靠北?(來地獄等級的地方嘗試,不就再三崩潰去了?嗯,我可能會聽見吹毛求疵的他尖叫連連.....)

露西歐,狀態豐盈,二到三級枝條纖細直立,整體被我修剪過,現在又回到群開的高度,光照若充足,它會長更好。在廢墟小院內,我對它滿意極了,列為無花可賞,可觀葉時心情好的模範生。

目前顏值和整體狀態在同等級的品種還有草莓、亞伯。(整體修剪過的植株都暫時不列入),其餘仍在觀望中。

環境不佳之地,想要種植玫瑰,必須挑三揀四,想養的長久、省心,使用有機栽培,就別讓不適合的玫瑰植株拖垮整體環境,若以病蟲害的角度去看,肯定先攻擊苗弱的宿主,再持續傳染擴大牠們的範圍佔領。

廢墟小院內,無法靠幾隻益蟲來平衡生態,害蟲絕對是走在益蟲的前面,等到益蟲出現時,往往植株已面目全非。周而復始,較強健的玫瑰,要嘛養不好又死不了,不然就死透再換一顆。我的時間有限,空有耐心也無法維持整體的觀賞性。

走筆至此,下雨了,這波梅雨估計會下三四天左右。

鑑於夏季高溫,植株密集,小蟲害偷偷摸摸的遍布,昨兒傍晚,我用刺剋50倍的比例兌水,再加上30CC的酵素,約莫7000CC的溶液去噴灑。

清晨檢查,葉背乾淨許多,很遺憾的,即使用有機防治病蟲害,仍不免有益蟲折損。雨後,藥效全無。有機防治,部分產品只要藥劑乾燥,等同失去藥效不殘留。

雨天能控制害蟲的滋長,但潮濕會增加病害的感染。我不相信人定勝天的謬論,若無天時地利人和的組成,成功兩字套用在各種人事物的發生,太虛幻了。

有機病蟲害的防治也是如此,不用過度期待,雨後天晴氣溫回升,病害會出現,導致植株整體衰弱甚至死亡的現象都不用感到意外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