種植玫瑰的挫敗感?
回憶
4/4/20251 min read


這是一個很嚴肅的課題,有種植經驗的人都會面臨。
玫瑰生病怎麼辦?發生蟲害如何處理?究竟要不要噴農藥?或非農藥防治?
這方面的資訊,網搜就一籮筐,而我會將它區分為兩類來說。
首先,先衡量種植的環境,露天陽台、頂樓;自家院子內地栽或較廣泛的自然環境地栽。
盆栽、地栽,環境和數量。
數量少、密集度不高,使用非農藥防治。反之,農藥應對才省心,也較省錢有效。
新手入坑,最理性的作法,切記:不要買、買、買......
開心拆箱,下手種植所需、盆子、土壤、肥料、工具等等雜七雜八......然後才發現,種植玫瑰的問題一大堆,其實它最需要錢和時間,吃撐了沒事幹,就開心去折騰吧!
表現不如預期,罵花、罵業者,這行為最不可取,因為沒人逼你買啊。怪天氣就更可笑了,天要下雨、娘要嫁人,誰攔得住?
我所處的城市,2024年就有175天在下雨, 年雨量飆破5千毫米。換算下來,有大半年的陰雨天氣,濕漉漉的,等到夏季的高溫溼熱,飆到37~38度,人都覺得難受,何況是不耐熱的植物。
所以,別跟風去追品種,別人曬花照,不等於你自認為也可以種出相同效果,除非你住在他家隔壁,起跑線相同、付出的心力也一樣。
以上,是我繞了一些彎路的心得感想,查紀錄,我買過200品以上的玫瑰(包含種死、送人、放生)目前剩下40品左右。
從重剪、病蟲害、光桿、發芽、展葉恢復生機,每一株都活得不容易,都需要我認真對待它們。昨兒去察看盆土有沒有積水,從上星期五又開始下雨至今,我挖來盆植的白龍存活率應有六成了。(3/23移植)尚不敢下定論,是因為我移過一株大苗,兩星期後脫葉,光禿,部分黑桿,約莫一個月後冒芽,亞伯和它同時移栽的,服盆時間和苗況表現都比它好。
擇日再來拍照比較。下雨天,口袋若不夠深藏,我不見得會隨時攜帶手機,尤其是我太容易摔手機了。
採了兩朵花兒回家欣賞、聞香,貓兒馬上蹭來搶吃,相較之下,牠挑比較淡香的賽姬入口,朱爾凡爾納不是牠的菜,我該慶幸牠口下留花嗎?
備註:圖照是鄭州某休息站隨手拍,初看見它時,直翻白眼,快得內傷......種花有過挫敗感的都會懂,心情哪,無語問蒼天。
玫瑰的記憶
過去式與現在進行式並列,寫下種植的新篇章,記錄我在廢墟小院與玫瑰的日常。
© 2025. All rights reserved.